中國最早的中文打字機、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在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諸多“第一”里,都有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的身影。在建校125周年之際,上海交大又一次在國內高校率先落地了“零信任”架構解決校內資源安全訪問問題。
遠程訪問常態化,傳統VPN面臨新挑戰
提起VPN(虛擬專用網絡)很多人并不陌生。后疫情時代,遠程辦公成為常態,VPN作為遠程辦公最主要的安全方案再次受到關注。然而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崛起,云端應用變得廣泛和復雜,傳統VPN技術面臨新的挑戰:
1. 高校智慧校園應用廣泛使用,IT架構從“有邊界”向“無邊界”轉變,校內校外的遠程接入方式和需求發生重大變化,師生越來越習慣隨時隨地地接入和訪問智慧校園應用,校外訪問需求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2. 疫情的影響進一步驅動了高校師生遠程訪問需求,VPN系統架構需要具備支撐高并發、高性能的安全接入能力。
3. 遠程接入規模大,用戶體驗要求高,傳統方案難以應對,且維護工作量大。
4. 為了提升接入訪問體驗,安全接入平臺需要與現有平臺對接,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單點登錄。
5. 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對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對系統及應用安全加強了身份鑒別、訪問控制、通信、傳輸等安全要求。
擁抱“零信任”,讓訪問更安全更簡單
鑒于校園安全接入面臨的諸多挑戰,上海交大把目光投入到更加適合新環境的安全訪問方案——“零信任”,并最終選擇與深信服合作,采用全新的SDP(軟件定義邊界)架構產品來取代原有的開源VPN。
零信任架構:SDP作為實現零信任理念的主流技術架構之一,以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分離的方式實現業務的安全訪問,控制平面作為策略和信任評估中心,負責師生認證、授權、動態訪問控制和應用安全評估、多源信任評估;而作為數據平面的安全網關,則主要負責數據轉發和策略執行,實現上海交大遠程訪問數據的加密、代理轉發及訪問控制。
無感知接入:零信任平臺與上海交大現有的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對接整合,實現用戶身份的統一管理,滿足了全校師生無感知登錄和訪問校園應用的需求。
高性能平臺:通過零信任方案的部署,上海交大VPN接入能力獲得全面提升,能夠支撐全校數萬師生的訪問需求和接入流量。
運維更簡單:在保證師生訪問順暢性的同時,還有效地降低了用戶配置和使用過程的復雜度,讓師生遠程接入更方便,IT運維更簡單:
1. 自動完成訪問配置地址:滿足無插件或客戶端直接撥號訪問校內Web資源的場景。無論是電腦端還是手機端,師生安裝下載客戶端后,即可自動完成訪問配置地址等步驟,幫助師生快捷登錄。
2. 支持多身份對接:支持OAuth2、標準LDAP、標準RADIUS等身份對接方式,支持統一認證、無感知認證和單點登錄。上海交大建立了多終端、多系統均可兼容的安全訪問通道,滿足了大學生常用設備訪問學校業務系統、登錄知網等基本訴求。也為后續打通其智慧校園整體業務提供了拓展性,為師生使用VPN訪問校園業務帶來便利性。
3. 身份、應用發布控制與資源權限控制:上海交大初步建立了“零信任”框架,對師生進行統一的身份認證和應用發布控制,并根據用戶身份進行資源權限控制。
在移動化和云化的大趨勢下,上海交大在國內高校中率先落地“零信任”理念。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師生訪問校園網絡的便利性,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用戶授權、管理的可行性道路。這不僅是新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的全新嘗試,也是上海交大又一次敢為人先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