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背景
- 方案簡介
- 方案價值
需求背景
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臺,以及關于電子政務外網的行業安全標準的實施,政務網絡的合規要求門檻越來越高。在以《政務外網安全監測體系要求》為指導的要求下,需要政務網絡用戶具備安全風險、漏洞、告警、重大安全事件及信息安全統計等安全監測處置能力;《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標準政務云安全要求》則要求應具備實時安全監控、策略控制、安全事件主動發現和預警、態勢感知及安全事件及時處置的安全能力。
當前政務網絡用戶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挑戰:
1、威脅快速升級,網絡安全無法持續有效
隨著區塊鏈和勒索病毒等新型技術和威脅的出現,整個黑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勒索病毒,改變了獲利模式;比特幣,改變了交易模式;兩者結合讓安全事件發生頻率大大提高,讓攻防對抗變得更加不對等。
2、現有建設思路無法達到安全預期
隨著《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網絡安全的重要性顯著提高。很多單位網絡安全的建設工作存在誤區,其中“重建設、輕運營”最為明顯。單位的安全建設集中在安全設備采購,部署后缺乏專人運轉,導致安全事件不能及時發現以及有效防護,日常安全工作受限于人力、技術資源,安全運營經驗不足,導致安全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3、諸多實際安全問題難解決
在實際工作中,安全部門的也面臨諸多安全管理壓力難以解決,包括:
資產管理困難:內部資產數量不清楚,資產變動無感知;
防御邊界模糊:業務交互復雜,暴露面過多,防護邊界模糊,給黑客留下大量機會;
脆弱性難修復:存在大量脆弱性問題,修復措施難推進,修復狀態無管理;
事件響應被動:安全事件發生摸不著,看不見,處置難,損失大;難以主動發現,快速止損。
方案簡介

方案價值

基于政務外網環境傳輸數據

安全風險7*24H持續監測

高級威脅快速研判對抗

隨時協作閉環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