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需求背景
- 方案簡介
- 方案價值
需求背景
隨著2018年國家和各地機構改革方案的頒布,各級人民政府在整合地震、氣象、自然資源、水利等多部門減災、防災、救災的職責后,正式組建應急管理部門,為提高我國應急管理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礎。因此,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應急管理部指出“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的一件大事,一體規劃、同步推進,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同時,應急管理部陸續發布了《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2019年應急管理信息化地方建設任務書(11項)、2020年應急管理信息化地方建設任務書(8項),2021年應急管理信息化地方建設任務書(7項),以及相關任務的詳細技術規范。其中,在網絡安全方面,要求以數據安全和應用安全為核心,建設“身份要認證、訪問有授權、數據可管控、攻擊可阻斷、行為可溯源、態勢能感知”的應急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體系。
方案簡介
深信服應急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解決方案以等級保護2.0技術標準為設計依據,依據風險驅動、立體保護、主動防御的安全方案理念,結合應急管理行業信息化建設特點進行設計。
- 具備雙向檢測能力,能及時阻斷攻擊的網絡邊界
依托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墻、全網行為管理等設備,實現政務外網和互聯網接入邊界、應急指揮信息網和其他網絡的交換邊界、內網服務器區等邊界的訪問控制、入侵防護、上網審計和病毒攻擊阻斷。
- 具備多網隔離、入網控制、病毒防護的安全終端
依托于多網一終端系統實現一臺終端訪問多個隔離網絡。該系統不改變用戶原有辦公習慣(即一套顯示屏、外設),系統后端主機將應急指揮信息網、政務外網、互聯網等網絡的接入按需進行物理、邏輯隔離后為用戶端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多網一終端的辦公環境;同時,可協同準入控制系統,對人員入網身份、權限進行控制,避免人員非法連接到其他網絡;可協同終端檢測響應平臺,對入網的終端進行安全基線檢查和病毒防護,立體保護終端安全。
- 具備運維、審計、基線掃描能力的集約化運維管理體系
依托于審計一體機將運維審計、日志審計、漏洞掃描、基線檢查、數據庫審計等合規審計能力進行深度集成,既滿足日常運維管理、等級保護合規的要求,又大幅降低了投資成本和運維壓力。
- 具備持續檢測、分析、研判、預警的全網安全態勢感知體系
依托于安全感知平臺,以及安全感知平臺與全網的安全設備的聯動防御功能,重點對應急指揮網內部的脆弱性、外部攻擊、內部異常進行感知,提供運維和決策視角的可視化研判界面。構建了一套基于“應急處置→影響面分析→入口點溯源→會話分析(外傳數據)”的分析處置邏輯鏈,實現從發現威脅到處置威脅的閉環。
方案價值
安全合規,滿足行業建設標準
方案針對區域邊界、計算環境、通信網絡和管理中心等多方面分別進行設計,滿足等級保護2.0技術標準中第三級的安全要求,并參照應急管理行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安全保障體系要求設計,滿足應急管理行業建設標準。
?
極簡運維,全網風險可視可控
方案的安全防護體系可對收集到的資產狀態、病毒感染情況、網絡攻擊、安全漏洞、日志、資產安全巡檢狀態、安全情報等進行分析,并生成資產態勢、漏洞態勢、攻擊態勢、病毒態勢、資產安全巡檢態勢等的大屏展示圖,為威脅溯源/追捕、攻擊路徑可視、安全可視提供基礎。同時根據安全狀態的不同可聯動安全設備對攻擊進行封鎖和阻斷,可輔助用戶及時控制安全威脅,避免威脅轉移或擴大。
?
協同防御,安全運營人機共智
方案依托安全感知平臺,構建出全網的“安全大腦”,以安全可視和協同防御為核心,打造一套智能化、精準化、具備協同聯動防御能力及人工專家應急的大數據安全分析平臺和統一運營中心,讓安全可感知、易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