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則喜訊:
深信服再次成為「全棧超融合」代表廠商!
Gartner®于4月8日發布《全棧超融合軟件市場指南》(Market Guide for Full-Stack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深信服作為代表廠商入選該市場指南。就在去年,深信服也憑借在全棧超融合領域的表現成為該份報告的“代表廠商”。
根據Gartner的定義:
“全棧超融合軟件提供完整的軟件解決方案,即在服務器硬件上運行的單個實例中,涵蓋虛擬化計算、存儲和網絡功能,而能夠開發和銷售涵蓋以上功能在內的超融合,即全棧超融合軟件供應商,這些軟件供應商提供自己的服務器虛擬化、軟件定義的存儲和網絡管理功能。
全棧軟件解決方案還可以與硬件堆棧集成,成為一個同時提供硬件和軟件的完整產品。去年,全棧HCI市場受到存儲虛擬化和私有云基礎設施定位的嚴重影響,這些基礎設施希望重新虛擬化計算,并考慮替代現有供應商。”
全棧超融合不僅是一種趨勢,更是越來越多數字化用戶的實際需求。Gartner指出:“向全棧的轉變符合超融合出現最初的驅動力之一,即企業更傾向于從單一供應商處獲得更廣泛的基礎設施支持。只聯系一家供應商作為支持來源更節省時間和成本。”
自2011年探索虛擬化技術開始,深信服就已在打磨計算、網絡、存儲、管理等多項能力的融合,更在此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具備容器、AI能力加持的基礎設施,以及內建安全、數據庫管理平臺(DMP)、智能運維服務、云備份/容災等高階能力。
今年再次作為“代表廠商”入選Gartner報告,深信服全棧超融合的能力也在持續升級,將AI賦能產品的理念在新版本中進一步實踐。
AI RUN 保障業務運行穩定可靠
今年,深信服全棧超融合系統進一步加強了軟件定義可靠性能力,豐富并完善了對各類故障的識別能力,如對CPU持續過熱、CPU微碼版本過低、Raid卡故障、業務網絡故障等場景的識別能力,并且在識別出故障、潛在風險后,聯動AI能力對虛擬機、主機資源的建模,提供HA2.0、DRS2.0、CPU QOS等高階能力,保障業務的穩定可靠運行。
全新能力加持 性能再提升
在性能方面,深信服全棧超融合全面采用基于SPDK的Turbo加速,將大塊混合讀寫的平均時延從4ms降低到2ms ,吞吐效率提升50%左右,小塊IOPS提升20%以上。
引入RDMA技術,借助單雙邊混合的通信方式,存儲寫性能提升35%以上,小塊寫場景下性能可超越友商90%。
云端智能大腦 提供AI加持的智能運維能力
融入AI能力,深信服云端智能大腦可為超融合平臺提供更智能的遠程運維能力。云端智能大腦可對業務故障實時監控,并提供全生命周期巡檢,結合專屬管家的貼身服務,實現業務級別的預警式主動運維與故障快速定位。覆蓋150+典型故障場景,7-30天提前預測,1分鐘及時發現,3分鐘快速定位。
通過容器引擎SKE 讓容器技術使用更簡單
面對用戶應用的微服務改造需求,全棧超融合平臺提供原生容器能力,用戶在超融合平臺即可實現虛擬機+容器的混合部署使用。同時,深信服可通過對容器管理的優化,讓用戶無需寫大量的腳本,就能通過簡單的UI操作創建并管理容器資源,讓用戶使用容器技術更加簡單。
面向AIGC應用 打造AI算力平臺
深信服全新打造的AI算力平臺,基于全棧超融合底座,面向大模型應用管理,提供一站式的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服務運行能力。
-
針對用戶研發門檻高的情況,AI算力平臺提供向導化配置,一鍵訓練的能力,助力用戶一鍵訓練私有大模型,真正做到開箱即用。
-
針對AI使用成本高的問題,AI算力平臺內置大量訓練和推理優化技術,同時提供基于業務感知的量化能力,在不損失垂直場景效果的同時,實現“一半成本,五倍性能”。
-
針對安全風險高的問題,AI算力平臺已實現模型加密,保護知識產權,以內置業界獨有的模型動態加密能力,防止核心的“模型資產”泄露。
在變化中穩步前行,在競爭中保持初心。深信服將繼續為用戶的需求變化的打造更先進、更全面的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滿足用戶數字化轉型的業務要求。
Source : Gartner®, Market Guide for Full-Stack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Jeffrey Hewitt et al., 8 April 2024
Gartner does not endorse any vendor, product or service depicted in its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does not advise technology users to select only those vendors with the highest ratings or other designation. Gartner research publications consist of the opinions of Gartner’s research organization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statements of fact. Gartner disclaims all warranties, expressed or implied, with respect to this research, including any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GARTNER is a trademark and service marks of Gartner, Inc. and/or its affiliates and are used herein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