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9日,第28屆學術年會——中國醫院信息網絡大會(CHIMA 2024)在玄武湖畔的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行。本次大會以新質生產力理論為指導,以深化應用,融合創新,用信息技術賦能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了主管部門領導、醫院管理者、信息技術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士,針對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熱點和發展趨勢,從政策、實踐、學術和產業等多個層面和角度進行了分享,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深信服在本次大會中,以“智啟中國IT 共話醫療信創未來”為主題召開了分論壇,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醫院協會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雜志社社長王才有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業務發展部信發室主任王郁、江蘇省中醫院信息數據中心主任寇建秋、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朱洪濤、上海仁濟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鄭濤、深信服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袁林出席會議并發表了主題演講;會議由南京市鼓樓醫院信息管理處主任鮑瀛主持,并由南京市衛生信息中心主任、書記殷偉東做會議總結。
現場主持及致辭分享嘉賓
圍繞醫院信創升級,多位大型三甲醫院信息化專家在會議現場分享了醫院信創數據中心、存儲、終端的前沿建設經驗。
江蘇省中醫院信息數據中心主任寇建秋在會議中,以《智慧醫院國產化轉型路徑規劃與實踐》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其中重點分享了江蘇省中醫院數據中心信創升級的探索經驗。2023年年底,江蘇省中醫院開始嘗試使用國產超融合,并將LIS應用系統通過4節點C86+3節點ARM架構進行承載,C86集群采用延伸集群方案。面對信創升級趨勢,醫院延續超融合技術棧,國產超融合架構一方面能夠滿足信創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求,另一方面也能納管不同類型的信創設備,降低未來信創升級的投入成本。
上海仁濟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鄭濤以《醫療影像數據智慧存儲的應用實踐》為主題,分享了醫院將近20年存儲的發展和變革。信創升級趨勢下,對于醫院數據的存儲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面對傳統存儲性能受限、縱向擴展性差、數據可靠性不足等問題時,仁濟醫院通過不斷實踐,存儲架構已演變成分布式存儲。鄭主任介紹,仁濟醫院基于之前的存儲架構,做了在線、近線和備份的區分,并在仁濟東院區實現了基于分布式存儲的院內影像數據備份。后續規劃在仁濟醫院南院搭建同一套分布式存儲,能夠實現異地對東院區的數據進行遠程復制,并且當主院區存儲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接管醫院的數據訪問業務,盡可能減少因為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問題。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朱洪濤發表了《醫院終端信創規劃》的主題演講。朱洪濤主任認為,桌面云架構在信創環境下具有其獨特優勢。首先,桌面云架構在后端可兼容更多類型的信創服務器、操作系統。另外可打造“雙模架構”的桌面云模式,通過在云端發布信創、Windows雙桌面,醫院可根據業務需要,選擇對應的系統接入進行正常的業務辦公。此外,桌面云架構具有資源集中、管理集中的特性,所以安全性、靈活性、運維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也能有效降低終端信創升級的難度。
深信服醫療事業部總經理袁林以《順勢而為 乘云而上》為主題,分享了信創趨勢下的新一代醫院數據中心建設思路。袁林認為,醫院信創升級過程中,首先要構建先進的IT架構,實現信創環境下和常規架構一致的云平臺功能體驗。并且強調“數據中心的建設不是為了信創而信創,而是在滿足醫療機構未來業務需要的前提下,去實現信創的升級”。另外,隨著信創建設蓬勃發展,與之相匹配的IT硬件能力也同樣重要,所以深信服致力于在網絡、計算、存儲等多方面,去保障信創環境下業務平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袁林在會上介紹道,深信服依托超融合技術,將ARM與X86兩種架構體系深度融合,屏蔽異構CPU帶來的功能差異,以軟件技術跨越硬件不同架構間的兼容阻礙,保障在信創與常規模式下效果、體驗和性能上的統一——不妥協功能、不妥協質量、不鎖定硬件,幫助用戶完成業務的平滑過渡。同時,利用混沌工程理念,通過大量的故障注入模型,系統的驗證了平臺的穩定性,能夠保障核心業務的穩定承載。在性能上,從計算、網絡、存儲等方面進行了調優,綜合性能提升30%以上。
中國IT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崛起,在推動信創建設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深信服愿攜手醫療行業用戶、生態伙伴,共同以創新能力攻克行業技術難題,打造比肩國際一流的IT基礎建設,為信創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用中國IT智慧,共謀醫療信創未來。